没有内分泌失调这个病

    李长青

  内分泌这个词普通人听来很神秘,或许和中文的语境有关,内是“内功”的
“内”,分泌也会让人产生很多奇特敏感的联想,连起来就让人觉得是个比较专
业的词汇。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内分泌失调会让人觉得包罗万象和博大精深。

  其实内分泌在医学范围内没有特别的神秘,临床上和其他专业地位差不多。
虽然内分泌科医生属于院内会诊的热门单位,但大家似乎也没表示出对内分泌医
生特别的崇拜,在医院里疲于会诊奔波的内分泌医生也经常满肚子牢骚,吐槽其
他专科医生对内分泌常识的不通。但这种吐槽是互相的,内分泌医生在其他专业
问题上也会中枪。总之,内分泌作为一个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任何专业一样,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可能是因为内分泌疾病症状大多涉及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生殖的重要生理
功能,又因为对内分泌的神秘感,所以所谓的内分泌失调在大众中深入人心,也
是众多保健品和假医假药的宣传卖点。不过这篇文章要告诉大家的是,临床并不
存在内分泌失调这样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内分泌失调对治疗没有任何指导,围
绕着内分泌失调的所谓调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商业化的名词,纯粹是
为了盈利为目的。

  道理还得从内分泌的概念说起。首先,分泌的概念要了解。网上有人咨询皮
肤擦伤后伤口“分泌”的一种黄色的液体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对的。分泌
的活动尽管肉眼可见,但严格来说是一种细胞层面的活动,是通过细胞表面的通
道主动向外排出物质的活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和损伤之后的渗出有本质不同。
根据分泌出的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发挥作用,可以分为内分泌、外分泌、自分泌和
旁分泌。其中内分泌是先进入血液,然后循环到全身寻找作用点;外分泌是排出
到外环境当中,包括皮肤表面和肠道内,鼻腔,呼吸道里等等;自分泌和旁分泌
则是分别直接作用于分泌细胞本身和周围的细胞。只有内分泌产生的物质才能叫
做激素,其他分泌方式出来的东西尽管有些和激素同属一类物质,但因为不是通
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所以不叫激素。

  内分泌和其他分泌的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是多级调控。最上端是位于脑袋里
的下丘脑,第二级是位于下丘脑下游的垂体,第三级是各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
包括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最后是各个腺体作用的靶器官。下丘脑主要负
责感受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包括各个内分泌腺体反馈来的信息,根据变
化向下游发送指令。垂体除了传递下丘脑的信息,自身也可以分泌直接发挥作用
的激素。各个内分泌腺体直接调节相应的生理活动:甲状腺负责调节生长、发育
和代谢,性腺负责性征和生殖,肾上腺则和免疫、代谢、生殖都有关系。下丘脑、
垂体和各内分泌腺体构成了一个个所谓的轴,在我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默默协调
和保护我们的身体功能。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各种激素,比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等等。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炎抗免疫的激素
则属于糖皮质激素。

  不同的内分泌疾病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来说诊断内分泌疾病先要明确是哪个
内分泌器官出了问题。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先确定是哪个轴出了问题,比
如月经过多过少可能是性腺轴的问题,怕热心慌手抖易怒可能是甲状腺轴出了问
题,血钾低伴高血压则要考虑肾上腺皮质的疾病。大部分疾病来自内分泌腺体,
比如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但很多时候疾病也可以来源于上游的器官,比如垂体瘤
引发的内分泌疾病。同时根据表现也可以区分内分泌腺体的功能高低,比如怕热
消瘦躁动可能是甲亢,怕冷水肿懒动可能是甲减。最后诊断还要明确疾病的病因,
同时甲亢,有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是肿瘤,有些是药物造成的。只有这些
诊断都完备了,才有可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比如激素不足补充激素,药物造成的
停用药物,肿瘤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内分泌疾病对诊断和治疗的精确要求,使
得很多时候对个体病人只有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案或者只有一种治疗药物,其他的
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

  不清楚内分泌的常识和诊断,把好多症状都归到内分泌失调里,去胡乱调理,
结果只能是大部无效,或者是安慰剂效应,这些还只是破点财,真有病的则可能
延误正规诊治。商业化的内分泌失调概念价值其实和随便给人扣一个有病的帽子
就开始调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说人“有病”是骂人,说人“内分泌失调”就显得
高大上了。

  总之,医学上并没有内分泌失调这个病,调理只能是瞎挑理。